Copyright © 2020 湖北孝感美珈职业学院所有 鄂ICP备2021006896号-2
习近平总书记曾说:“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,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”。
作为“四书”之首的《大学》,凝结了我国古代先哲的宝贵智慧,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今天,学习《大学》,体悟“大学之道”,不仅是积极响应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,也是对于“古为今用”理念的重要实践。通过对这些经典的阅读和诠释,我们可以领悟到圣人先哲修身处事的智慧和情怀,营造自由洒脱的人生意境,涵养浩然之气,塑造高尚人格,做精神的逍遥之游。
《大学》为“四书”之一,短短1700多字,却系统地阐释了儒学的内涵,以及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士大夫精神信仰。《大学》到底在讲些什么,今天重读《大学》的意义何在?让我们随名誉校长萧永瑞女士一起,继续聆听“大学之道”、感受“君子之学”。
萧永瑞女士从自身多年的经历讲起,并结合生活中的责任意识,引入课题,绘声绘色地给同学们讲述了《大学》之道,萧永瑞女士就第三期节选内容作出了详尽的阐述,包括古人修身的名句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”等,以及何谓大学八条目:格物、致知、诚信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大学之道。
《大学》提出的“三纲领”和“八条目”,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,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,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。“修身简单的可以理解为身心的自我调整”,萧永瑞女士说,“修身可以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对人对事的态度,身修之后才可以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。在阐明修身为儒家之要义之后,萧永瑞女士选取《大学》中的“格致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”四条目为主讲内容,一字一句进行讲解。"正"字采用“止”作字根,指示符号“一”表示阻止错误。“心”字,表示情绪,思维。我们遇到任何外境都会心动,从而产生各种思维,情绪,这个时候需要“正其心”,也就是“使心端正”。“诚”字在《礼记·中庸》中有解释,“选择善的事,并且坚定的执行下去”。“意”,想法,感觉。
《大学》看似很深奥,但细细体味后,其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强的实用性的。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,“治国、平天下”的范围未免大了些,但对于指导大家如何格物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,对提升我们的道德修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。
最后萧永瑞女士给美珈学子们提出了自己的期许:要明确自己的方向和目标,要培养出高尚德行,注重自己的言谈,格物致知,正心修身,提升自己的境界不断地完善自己,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,为国家服务。
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,首先要修身,完善自己,做到志向坚定,镇静不燥,心安理得,思虑周详,让自己达到完善的境界;然后再由小我到大我,由小家到大家,做一个对国家有益的人。
新时代新征程新目标,萧永瑞女士希望同学们既要与时代同向同行,又要留住优秀传统文化之根,诵读和领悟《大学》必将有助于同学们涵养内在德性、培植家国情怀、启迪文化自觉,为同学们走好新时代的人生长征路源源不断地注入思想正能量。
Copyright © 2020 湖北孝感美珈职业学院所有 鄂ICP备2021006896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