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pyright © 2020 湖北孝感美珈职业学院所有 鄂ICP备2021006896号-2
“旧书不厌百回读,熟读深思子自知。”眼下,五月夏意浅,国学书香浓,美珈职院特推出“国学大讲堂”专栏,一起品味书香,感受国学经典带来的从容、宁静与思考吧。
《大学》从现实的人、道德的人、理想的人三个层面,关注人的心灵建设,净化人的思想,纯洁人的灵魂,是对人的终极关怀。
名誉校长萧永瑞女士首先带领大家简单回顾了上一讲的内容,接着引入本次讲座的主题。
《康诰》曰:“作新民。”
《诗》曰:“周虽旧邦,其命维新。”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。
《诗》云:“邦畿千里,惟民所止。”
《诗》云:“缗蛮黄鸟,止于丘隅。”子曰:“于止,知其所止,可以人而不如鸟乎?”
萧永瑞女士告诉大家“邦畿千里,维民所止”出处《商颂·玄鸟》,大约公元前1300年,国君盘庚迁都至殷(河南安阳一带),这就是著名的“盘庚迁殷”,商朝就正式被称为“殷商”。盘庚迁都五十年后,一位“殷商中兴之帝”武丁登上历史舞台。武丁能够被后人所熟知、称赞,不得不归功于两人:傅说(fù yuè)和妇好,他们分别代表了武丁的文治与武功。
接着萧永瑞女士为大家解读了“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”的含义,人们往往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所偏爱。一个人,如果自己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,那么对于自己所特别亲爱的人,就会在做事情时有所偏颇,就会倾向于袒护自己所亲爱的人,而不顾事实,有失公允。
萧永瑞女士为了方便学生理解,举例了“触詟说赵太后”、“郑庄公的母亲武姜”的故事,来解读“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”,由于有偏爱心理所造成的过错。
《大学》作为“四书”之首,是儒学重要的思想载体,在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,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认识《大学》、理解《大学》。
经典智慧,可学而至。希望大家都能从经典中汲取力量、获得成长。
Copyright © 2020 湖北孝感美珈职业学院所有 鄂ICP备2021006896号-2